废水pH值对絮凝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絮凝剂的工作原理:絮凝剂分为无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等)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无机絮凝剂主要通过电荷中和和桥联效应使悬浮颗粒相互结合形成较大的絮体,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则通过其长链结构在多个颗粒之间形成“桥梁”,促使颗粒聚集成更大的絮体。
废水pH值对絮凝剂性能的影响:
无机絮凝剂:大多数无机絮凝剂在中性至弱碱性的条件下(pH 6-8)效果较佳。当pH值过低时,金属离子会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导致絮凝剂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降低絮凝效果。在强酸性环境中(pH<4),铝盐和铁盐可能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无法有效发挥电荷中和作用,导致絮凝效果较差。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这些絮凝剂在较宽的pH范围内(pH 4-9)都能发挥作用,但其效果仍然受pH值的影响。在极端酸性条件下,水中的H⁺浓度较高,可能会竞争性地吸附在絮凝剂分子上,削弱其与颗粒表面的结合能力,从而降低絮凝效率。
应对措施:
调节pH值:如果污水的酸度过高,可以通过添加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₂CO₃)来提高pH值;反之,如果污水偏碱性且影响絮凝效果,可适量加入酸性物质(如硫酸H₂SO₄、盐酸HCl)进行调节。
选择合适的絮凝剂:根据污水的实际pH条件,选择适合该pH范围的絮凝剂。在实际操作中,除调整pH值外,还需优化其他操作条件,如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等,以确保絮凝剂的高效应用。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4555号
0512-62930275,13771839077
740596933@qq.com